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不同視角下的天馬山儀態萬千。從空中俯瞰,起伏騰挪的山體脊線,宛如一匹插著雙翅的駿馬,云霧繚繞時翩翩欲飛。
古往今來,眾多美麗的傳說,給天馬山蒙上了神秘浪漫的色彩。來這里,能滿足人們天馬行空的幻想,夫妻藤、“金蟬托妻”的存在,又印證了這是一座浪漫之山、愛情之山。
以康養為主題,以愛情為主軸,巴州區著力打造“一軸五卷十四景”,向人們呈現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。穿行茫茫林海,漫步悠悠古道,赴一場浪漫之約。
放空身心
來一場天馬行空之旅
相傳遠古時期,天馬因為一段私情而觸怒天帝,被逐出天庭。它揮動雙翅腳踩祥云,身后還跟著五匹小馬,在天地之間神游一番后,最后降臨凡間,駐足于今天的巴州區境內。
“從空中看,天馬山的山勢和山脊走向,確實像一匹騰飛的駿馬。”巴州區景區建設管理中心主任何艷介紹,著名景點“五馬奔槽”講的就是這個故事,五座山嶺逶迤延伸,在一處山谷聚集,神似五匹埋頭飲水的小馬駒。
眾多美妙傳說,賦予了這片奇山秀水獨特的人文氣質。朝霞、云海、佛光、松濤、古道、鳥語……暫時將塵世的煩惱棄置一邊,讓身心來一場天馬行空之旅,天馬山之于文人墨客,無疑是激蕩思維、催生靈感的理想之所。
據景區負責人介紹,近年來,景區承接了多場詩會、筆會以及研討會,巴中本土和周邊城市的文化人匯聚天馬山,行吟坐詠、切磋交流,留下不少名篇佳作,天馬山也因此增色不少,并逐漸崛起為巴中極富魅力的文化地標。
優秀的巴州人文和優美的自然風光,在天馬山相生相融。巴州區是“中國曲藝之鄉”,景區有2000余平米大舞臺,一年四季,精彩劇目輪番上演。林海松濤,絲竹悠揚,令人不禁感嘆:巴州,留戀的不只是山水。
以愛之名
情定天馬牽手今生
天馬山的眾多傳說,大都與愛情有關。
移步換景,處處都能看到關于愛的印記,天馬因情赴湯蹈火,始有今日的天馬山;一座高達30余丈的石山孤峰獨聳,四周皆絕壁,唯山頂一樟一松,樹身數圍,并生一處,樹根糾結,交枝還會,極似人間夫妻;“金蟬托妻”惟妙惟肖,盡表夫婦恩愛之意;九柏古藤則極盡纏綿悱惻……
近年來,天馬山逐漸成為見證愛情的網紅打卡地和川東北知名攝影基地,一對對青年男女為愛相約,在暮光森林攜手徜徉,聆聽森林音樂會上愛的交響,月上中天時,在森湖之畔許下愛的誓言,潔白的婚紗在林間飄逸,留下最美的瞬間,森林婚禮天馬為證,幸福生活從此起航。
天馬山鎮黨委書記龔毅介紹,天馬山歷來就是浪漫的象征。因為距離主城區不遠,每年都有單位組織開展交友聯誼活動,很多青年男女在此相識、相知,拍攝婚紗照,舉辦森林婚禮,可以說,天馬山就是他們幸福人生的見證。為了豐富景區的人文內涵,新建了一條“花海月圓”愛情線,由觀光棧道和石步道構成,總長7公里,此外,還在海拔最高的“老土地”,打造“1314愛情刻度線”。
“今年避暑節喜逢‘七夕’,景區策劃了多項相關活動,歡迎青年朋友、有情人前來天馬山,祝福大家都能收獲愛情。”龔毅發出邀請。
一軸五卷
開啟全新生活方式
作為國家森林公園、“中國森林康養基地”“四川省十佳森林康養目的地”,天馬山不僅有巨大的自然資源優勢,還擁有其他康養基地無法比擬的地理區位優勢,以及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優勢。
經過持續努力,天馬山度假區依托綠色生態基礎,已形成森林氧浴、森林療養、養生藥浴、森林運動等四大休閑度假“產品”,但天馬山的目標不僅于此,“我們計劃從‘生態+旅游+度假+康養+生活’五個維度,向人們提供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。”巴州區景區建設管理中心主任何艷表示。
據介紹,“一軸五卷十四景”(以康養為主線,以愛情為主軸,以五卷入畫,畫中呈現14個景點)是該生活方式的核心內容。五卷內容為:天馬歸心—天馬映月—天馬觀云—天馬望鄉—天馬歸巢,涵蓋了運動健身、休閑娛樂、研學科普和節慶演藝活動等門類,其中重點打造“松閣聽濤”“森湖觀月”“森空棧道”等14個主要景點,對天馬山小鎮風貌、沿線道路景觀等全面提升,實現從生態到生活的整體營造。